专注企业劳动法律领域

防控风险​​避免法律纠纷,处理争议​​维护企业稳定,优化制度​​提升用工效率

法律顾问服务

资深劳动律师团队

劳动365是一站式企业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服务平台,由专业劳动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支持。

我们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多个城市!

联系律师团队

企业劳动人事法律服务

覆盖劳动用工全流程,帮助企业合规用工、防范法律风险、高效解决劳动争议

最新劳动人事法律资源

全部
案例经验
解决方案
合同模板
实务课程
律师问答
  • 23 2025-07
    因员工原因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本案因员工未主动要求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终止劳动合同无需补偿。但江苏等地区有特殊规定,企业需提前30日书面告知员工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2000年8月20日,沈某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从事模具处理工作。自2001年开始,双方每年签订一份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20日,公司通知沈某续签劳动合同,沈某回复,签订的时间没到,不签。2013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期满,沈某办理了…

  • 23 2025-07
    股权激励分红是否应计入经济补偿金

    员工因违纪被解雇,法院判决限制性现金奖励单独计算,不计入平均工资。司法实践中,既有将股权激励收益作为工资收入,计入经济补偿金月工资基数的判例,也有将股权激励收益不作为劳动报酬收入,不计入经济补偿金月工资基数。 股权激励分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杨某2005年4月14日入职某上海公司,工作地点在北京市。2015年4月14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2016年3月起,杨某的工资构成为基本工资148369元,固定津贴24000元,自2017年3月起,月工资调整为基本工资15801…

  • 23 2025-07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企业若忽视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可能面临员工提起仲裁或诉讼的风险,甚至被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及相关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在部分情形下(如员工无过错、企业不再续签等),企业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本案中,公司未能证明王某违纪达到解雇标准,导致败诉。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2019年2月18日入职某公司担任制作营业担当,双方签订的末次劳动合同期限为2020年7月18日至2023年7月17日,税前月工资为12500元。2022年9月1日,员…

  • 23 2025-07
    个人社保部分、个税是否应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企业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若因误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法律性质而错误调整工资基数,可能导致补偿金额计算不准确,进而引发员工争议和用工风险。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应以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实发工资为基础,个税扣除信息由员工个人申报,不影响企业对工资总额的认定。 个人社保及个税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楼某系某电器公司员工。入职日期为2009年2月1日,离职日期为2015年1月31日。电器公司于2015年1月19日通知楼某,劳动合同于2015年1月31日到期终止,不再续签新的劳动合同。并于20…

  • 23 2025-07
    社保补贴是否应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企业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若未将社保补贴等工资性收入纳入计算基数,可能导致补偿金额不足,从而引发员工维权和仲裁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应以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全部工资性收入为基数进行计算,包括企业以现金形式发放的社保补贴。 社保补贴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余某在某公司从事后勤分拣工作,双方签订了自2014年12月22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余某每月工资由最低工资、工龄工资、加班费、社保补贴、加班补贴、全勤奖组成。2020年5月1日,余某以公司拖欠工资,不按约定发放工资,实发…

  • 23 2025-07
    员工长期请病假工资怎么算还是按病假前工资计算?

    企业在处理长期病假员工的经济补偿时,需严格遵循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标准,不得简单以病假前工资为基数。上海地区司法实践支持该原则,但需注意若计算结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以最低工资为兜底,本案例详细分析员工长期请病假的工资计算问题。 病假工资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乔某于2017年2月13日进入某期货公司工作,岗位为软件工程师。2022年2月3日,期货公司发送邮件给乔某,通知劳动合同于2020年2月12日期满,不再续签劳动合同。2020年2月10日起,乔某开始请病假。2…

  • 23 2025-07
    因员工原因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本案因员工未主动要求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终止劳动合同无需补偿。但江苏等地区有特殊规定,企业需提前30日书面告知员工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2000年8月20日,沈某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从事模具处理工作。自2001年开始,双方每年签订一份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20日,公司通知沈某续签劳动合同,沈某回复,签订的时间没到,不签。2013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期满,沈某办理了…

  • 23 2025-07
    股权激励分红是否应计入经济补偿金

    员工因违纪被解雇,法院判决限制性现金奖励单独计算,不计入平均工资。司法实践中,既有将股权激励收益作为工资收入,计入经济补偿金月工资基数的判例,也有将股权激励收益不作为劳动报酬收入,不计入经济补偿金月工资基数。 股权激励分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杨某2005年4月14日入职某上海公司,工作地点在北京市。2015年4月14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2016年3月起,杨某的工资构成为基本工资148369元,固定津贴24000元,自2017年3月起,月工资调整为基本工资15801…

  • 23 2025-07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企业若忽视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可能面临员工提起仲裁或诉讼的风险,甚至被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及相关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在部分情形下(如员工无过错、企业不再续签等),企业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本案中,公司未能证明王某违纪达到解雇标准,导致败诉。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2019年2月18日入职某公司担任制作营业担当,双方签订的末次劳动合同期限为2020年7月18日至2023年7月17日,税前月工资为12500元。2022年9月1日,员…

  • 23 2025-07
    个人社保部分、个税是否应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企业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若因误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法律性质而错误调整工资基数,可能导致补偿金额计算不准确,进而引发员工争议和用工风险。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应以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实发工资为基础,个税扣除信息由员工个人申报,不影响企业对工资总额的认定。 个人社保及个税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楼某系某电器公司员工。入职日期为2009年2月1日,离职日期为2015年1月31日。电器公司于2015年1月19日通知楼某,劳动合同于2015年1月31日到期终止,不再续签新的劳动合同。并于20…

  • 23 2025-07
    社保补贴是否应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企业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若未将社保补贴等工资性收入纳入计算基数,可能导致补偿金额不足,从而引发员工维权和仲裁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应以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全部工资性收入为基数进行计算,包括企业以现金形式发放的社保补贴。 社保补贴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余某在某公司从事后勤分拣工作,双方签订了自2014年12月22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余某每月工资由最低工资、工龄工资、加班费、社保补贴、加班补贴、全勤奖组成。2020年5月1日,余某以公司拖欠工资,不按约定发放工资,实发…

  • 23 2025-07
    员工长期请病假工资怎么算还是按病假前工资计算?

    企业在处理长期病假员工的经济补偿时,需严格遵循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标准,不得简单以病假前工资为基数。上海地区司法实践支持该原则,但需注意若计算结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以最低工资为兜底,本案例详细分析员工长期请病假的工资计算问题。 病假工资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乔某于2017年2月13日进入某期货公司工作,岗位为软件工程师。2022年2月3日,期货公司发送邮件给乔某,通知劳动合同于2020年2月12日期满,不再续签劳动合同。2020年2月10日起,乔某开始请病假。2…

  • 03 2025-06
    企业劳动用工相关刑事法律风险及防控方案

    劳动用工管理一旦突破法律底线,企业不仅要承担高额经济赔偿,相关负责人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企业劳动用工相关刑事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恶意欠薪风险、非法用工风险、强迫劳动风险、重大责任事故风险、社保诈骗风险等方面,现从风险类型、法律后果、防范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 一、恶意欠薪风险 风险表现故意逃避支付:老板通过转移公司账户资金、隐匿财产、假破产等手段,拒绝支付员工工资;或者在政府责令限期支付后,仍拒不执行。曾有企业实际控制人在拖欠工资后直接失联,导致员工集体维权。无端克扣薪资:没有任何制度依据或…

  • 03 2025-06
    企业劳动仲裁诉讼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方案

    劳动仲裁诉讼是企业用工风险的集中爆发区。企业劳动仲裁诉讼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证据缺失风险、法律适用错误风险、忽视程序风险、答辩不当风险、调解协议有漏洞风险、自认不利事实风险等方面,现从风险类型、法律后果、防范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 一、证据缺失风险 风险表现核心证据失踪:最常见的是劳动合同丢失、考勤记录不全或缺失、工资发放凭证缺失。曾有企业因拿不出员工的书面劳动合同,被判定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管理过程无迹可寻:调岗、降薪、解除合同时,没有员工签字确认的文件,也没有沟通记录。比如某公司…

  • 03 2025-06
    员工离职阶段的法律风险及防控解决方案

    员工离职环节看似是劳动关系的终点,实则暗藏诸多法律雷区。员工离职阶段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违法解除风险、离职手续缺失或不完善风险、竞业限制缺失风险、社保补缴风险、经济补偿风险、工伤后续责任风险等方面,现从风险类型、法律后果、防范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 一、违法解除风险 风险表现拍脑袋决策:管理层仅凭主观判断,在无明确制度依据情况下,以 “不符合团队氛围” 等理由直接辞退员工。流程走过场:未提前 30 天书面通知,未与工会沟通(如有工会),甚至试用期内无证据证明员工不达标就匆忙解约。情…

  • 03 2025-06
    员工在职阶段的法律风险及防控解决方案

    在职期间的劳动关系管理贯穿员工整个职业周期,员工在职阶段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违法调岗调薪风险、薪资福利违规风险、工伤处理风险、规章制度无效风险、加班费及加班管理风险、泡病假风险、三期女员工管理风险等方面,现从风险类型、法律后果、防范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 一、违法调岗调薪风险 风险表现单方强制变更:企业未与员工协商,直接调整工作岗位或工作地点,比如将总部员工下派到偏远分公司,或随意降低薪资标准。缺乏合理依据:调岗后的工作内容与员工原岗位技能严重不符,且未提供培训支持,如将行政人员转…

  • 03 2025-06
    员工入职阶段的法律风险及防控解决方案

    员工入职是劳动关系建立的起点,员工入职阶段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未签订劳动合同风险、入职信息不实风险、社保登记不及时风险、试用期违规风险、竞业限制协议缺失风险等方面,现从风险类型、法律后果、防范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风险 风险表现新员工入职满一个月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老员工劳动合同到期后未及时在一个月内续签,导致需赔偿2倍工资差额。 法律责任双倍工资赔付:自用工满一个月次日起至满一年前一日,企业需按月支付双倍工资,最长赔付 11 个月工资差额。默认无固定期限合…

  • 01 2025-06
    员工招聘阶段的法律风险及防控解决方案

    企业在员工招聘阶段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就业歧视风险、虚假招聘风险、背景调查缺失风险、告知义务违规风险、录用程序不完善风险、特殊群体用工风险等方面,现从风险类型、法律后果、防范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 一、 就业歧视风险 风险类型性别歧视:除国家明确规定的特殊岗位外,在招聘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例如招聘广告直接标注 “仅限男性”,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男性。年龄歧视:对岗位要求与年龄无直接关联的工作,设置不合理年龄限制,如常见的 “35 岁以下” 门槛。地域歧视:以户籍、出生地等地域…

  • 07 2025-04
    标准工时工作制劳动合同模板范本

    2025最新标准工时工作制劳动合同模板范本,标准工时工作制劳动合同是与不定时工作制劳动合同和综合计算工时制劳动合同相对应的概念,标准工时工作制是企业最常见的工作制方式,中国目前实行的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

  • 05 2025-06
    冯小敏律师《劳动合同法精讲》

    劳动合同法精讲课程大纲,2025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解读及案例分析,资深劳动律师以法条为核心,结合典型案例与实务操作,课程覆盖劳动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帮助企业管理者、HR 及法务全面、深入地掌握《劳动合同法》的核心要点和实务应用。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劳动合同法》解决各类劳动纠纷,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 09 2025-05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法律顾问服务有哪些特殊要求?

    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因其业务模式涉及劳动用工、数据隐私、多方主体权责划分等复杂法律关系。企业在选择外部劳动法律顾问时,除了基础的法律顾问服务能力(参考:企业劳动人事法律顾问基本服务项目),还需围绕以下侧重点对律师团队展开进一步考察: 一、合规体系构建 劳动用工合规审查针对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岗位外包服务、灵活用工等多元用工形态,重点审查劳动关系界定、社保代缴合法性及服务协议条款设计,规避事实劳动关系认定风险。例如停工待岗期间工资如何发放,员工被项目公司退回是否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员工不服从…

  • 08 2025-05
    为什么要聘请律师做常年法律顾问?

    企业聘请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可以系统性地防范法律风险、高效解决法律纠纷、优化商业决策,并通过法律专业能力指导提升企业合规性与运营安全性。企业聘请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有六大作用: 一、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构建企业法律防火墙 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合同文本、规章制度、劳动人事管理等进行全面法律体检,精准识别潜在法律风险,例如合同条款漏洞、知识产权侵权及劳动用工违规风险等。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法律规定以及行政主管机关要求,帮助企业搭建合规管理体系,制定合规政策与操作指引,定期开展合规审查和培训,确保…

  • 08 2025-05
    如何选择适合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外部法律顾问如同护航者,专业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与商业目标实现。面对众多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团队以及法律咨询公司,企业可以从“专业能力、实务经验、服务质量、信誉口碑、成本控制、综合资源”等角度选择真正符合需求、值得信赖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一、专业能力:匹配企业实际需求 选择法律顾问首先要看律师团队是否具备相关领域的服务经验。比如劳动法领域最好有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经验,涉外业务需要熟悉国际商法。更重要的是考察律师能否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企业可执行的方案,比如能否根据《劳动合同…

  • 08 2025-05
    法律顾问收费标准是什么?

    企业法律顾问收费没有统一标准,受服务内容、顾问单位规模、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我们以中国《律师法》、《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地方性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行业协会收费指导等为依据,参照国际惯例,确定了以下四种常见收费方式及参考价格: 一、按年固定收费 小型企业:业务相对简单、法律事务少的企业,年收费大致在3万 – 5万元。中型企业:有一定规模和业务量,法律需求较多的中型企业,收费通常在5万 – 20万元/年。大型企业或集团:业务复杂、分支机构多、法律事务繁杂的大型…

  • 08 2025-05
    劳动常年法律顾问的工作方式?

    劳动法律顾问团队以“专人负责 + 团队协同”的运作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立体化法律服务。安排专人对接企业需求,依托团队专业力量提供深度支持;通过上门服务与当面会谈,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与潜在风险;在商务谈判、劳动纠纷处理等场景中,提供现场处理服务,快速响应企业需求并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纠纷问题;针对复杂案件,参与证据收集与整理,并代理公司参加开庭,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持高效沟通,以专业背景和实务经验,为企业提供清晰准确的法律意见;同时定期进行进展汇报,接受企业监督,确保法律服务质量与效果。 劳动法…

  • 08 2025-05
    企业劳动人事法律顾问服务包括哪些项目?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劳动人事管理面临多重法律风险与合规挑战。本服务体系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劳动用工管理,整合前沿法律实务经验,为企业管理者、HR 及法务提供全流程、定制化的法律实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构建合规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帮助企业防控法律风险,维护企业稳定发展、健康发展、高效发展。 一、日常劳动人事法律咨询与建议 (一)实时法律咨询针对企业日常经营中涉及的招聘、录用、劳动合同、薪酬福利、工时休假、工伤处理、违纪处分、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终止、离职交接等劳动人事法律问题,提供即时…

为什么选择我们?

坚持长期主义,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造价值

专业的服务

根据法律需求匹配律师

可靠的团队

注重隐私与权益保护

高效的反馈

快速响应和高质量交付

超值的合作

更多的法务和商务资源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