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时隔十余年申请确认与公司的劳动关系,仲裁和法院均支持其诉求,确认2009-2013年存在劳动关系。法院认为确认劳动关系属确认之诉,不受一年仲裁时效限制。不过各地劳动仲裁委观点有差别,如上海劳动仲裁阶段认为适用时效,到法院阶段才认定不适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注意时效问题。

确认劳动关系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员工彭某与某某公司签订了合同期限自2009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彭某担任项目经理岗位,工作地点在北京,月工资为6000元。2023年10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和公司之间2009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裁判结果:
仲裁裁决:确认员工彭某和某某公司之间2009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公司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结果和仲裁结果一致。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确认劳动关系案件是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这一法律关系的确认,属于民事诉讼中的确认之诉,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律师分析:
劳动关系确认案件,和一般劳动纠纷案件不同,法院普遍认为,属于确认之诉,不受仲裁时效限制。也就是说,员工离职后超过一年,仍可以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公司答辩已过仲裁时效也没用。不过,各地劳动人事与争议仲裁委员会观点不一样,比如上海地区,劳动仲裁阶段是认为劳动关系确认之诉也适用仲裁时效,从而导致,员工必须要起诉至法院,法院阶段,才认为劳动关系不适用一年劳动仲裁时效。

确认劳动关系相关法律风险及合规建议:

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一年仲裁时效?

企业需注意:1)‌时效风险‌:确认劳动关系案件无时效限制,即使员工离职多年仍可能被追溯;2)‌地域差异‌:上海等地区仲裁阶段仍适用时效规定,到法院阶段才认定不适用;3)‌证据留存‌:建议永久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劳动关系证据;4)‌应对策略‌:对历史劳动关系确认请求,应重点审查证据真实性而非时效抗辩。
小编还整理了最新法律问答和相关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

本文系laodong365.com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网址!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请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规定及实务经验。 还有其他法律问题? 立即联系小助理

猜你还喜欢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