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企业若忽视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可能面临员工提起仲裁或诉讼的风险,甚至被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及相关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在部分情形下(如员工无过错、企业不再续签等),企业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本案中,公司未能证明王某违纪达到解雇标准,导致败诉。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员工王某2019年2月18日入职某公司担任制作营业担当,双方签订的末次劳动合同期限为2020年7月18日至2023年7月17日,税前月工资为12500元。2022年9月1日,员工开始请产假,并于9月8日顺产生育一胎,2023年9月7日,员工哺乳期结束。2023年9月1日,公司出具《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载明:因王某哺乳期2023年9月7日结束,劳动合同法定顺延至2023年9月7日,因其工作期间严重不负责任,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且休假随意,从未按公司请假流程请假,严重违法公司规章制度,经多次提醒,仍置之不理,因此,公司决定不再与王某续签劳动合同。
2023年9月12日,员工王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54750元。

裁判结果:
仲裁裁决: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53798.50元。公司不服,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结果和仲裁结果一致。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由此可见,仅在上述除外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不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律师分析:
本案中,虽然公司找了很多理由,但本质就是公司决定不续签劳动合同,因此,公司就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经济补偿金。如果员工确实有严重违纪的行为,那么,公司的正确选择并不是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而是以员工严重违纪为由,予以解雇处分,该等情形成立的,公司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法律风险及合规建议: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以员工违纪为由终止劳动合同时,需确保违纪事实明确且符合解雇条件,否则单方到期不续签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建议企业:①建立规范的违纪处理流程,保留书面证据;②对需终止合同的员工,先评估是否符合法定解雇情形;③若确需到期终止,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并支付补偿金,避免违法解除风险。
小编还整理了最新法律问答和相关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

本文系laodong365.com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网址!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请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规定及实务经验。 还有其他法律问题? 立即联系小助理

猜你还喜欢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