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全日制用工,可随时解除终止用工,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本案例解读了非全日制用工的解除规则。周某从事搬运等工作,平均每日不超4小时、每周不超24小时,属非全日制用工。公司以员工不胜任等为由辞退,员工索要违法解除赔偿金遭仲裁和法院驳回。法院认定双方确属非全日制用工关系,公司可随时终止用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非全日制用工解除终止用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周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员工从事搬运、装卸、仓储及机动车驾驶服务,合同期限自2020年9月16日至2023年9月15日。合同期内,员工平均每天工作4小时,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20…
-
江苏地区,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不能低于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
江苏地区竞业限制补偿金有明确标准,最低标准为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员工离职后公司未通知是否履行竞业限制,但其遵守约定,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按员工月平均工资8378.24元的三分之一支付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共9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25134.72元。企业不得以格式条款规避补偿责任。 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章某于2016年7月15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技术支持工程师。双方签订《保密协议》,其中第8条不竞争及不劝诱规定:“作为现在及此后给予员工的…
-
公司可以单方通知员工即时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需要向员工额外支付3个月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本案例明确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协议时需支付3个月额外补偿的法律义务。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年终奖19369.38元及竞业补偿17030.58元。绩效制度变更需协商一致,竞业限制条款不可免除历史补偿责任。企业需谨慎启动竞业限制,避免因协议解除引发高额赔偿风险。 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沈某于2022年8月1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技术负责人。2023年6月2日,沈某因个人原因离职,离职前月平均工资为13328.28元。2022年8月1日,公司与沈某签订了《保密与竞业协议》,约定竞业…
-
员工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需退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及支付违约金
企业主张员工竞业限制违约时,需注意违约金过高可能被法院酌减(如本案从200万降至离职前收入2倍即25万元),建议协议约定与员工实际岗位、收入及商业秘密价值匹配的合理金额,并保留损失证据。补偿金返还方面,主流司法观点支持违约员工退还已付补偿(本案全额返还33982.20元),企业应在协议中明确。 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裴某某于2020年11月1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员工从公司离职之日起不少于24个月的时间…
-
员工离职超过1年,才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会过仲裁时效吗?
企业若长期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员工申请仲裁时效从拖欠首月起按月分段计算,超过1年的月份补偿可能不被支持。本案例中,员工仅能主张近1年内的补偿(2022年3月21日至2023年2月28日),此前12个月补偿因超时效面临败诉风险。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背景信息:员工2021年3月1日离职,约定了竞业限制义务,期限为2年。但是,公司一直未向员工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2023年3月20日,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24个月的竞业限…
-
员工离职后未依约提供失业或任职证明,公司能否以此拒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企业以员工未提交失业或任职证明为由拒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缺乏法律依据,若超过3个月未支付,员工有权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并要求补发3个月补偿;若继续履行,还可追索全部欠付金额。 拒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背景信息:客户公司有一名员工,公司和其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离职后,公司要求该员工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但是,该员工却失联,拒绝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约定,虽经公司多次书面催告,要求该员工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向公司提供证明材料,但该员工却一直未向公司提供失业证明或现有公司任职证明,也没有给予公司…
-
善用公司解散情形,依法与三期女员工终止劳动合同
公司决议提前解散的,遇到尚处于孕期、产期或哺乳期的三期员工怎么处理,也可以依法和三期女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吗?本案例中,法院认定公司依《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解散并终止合同属合法,仅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无需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公司解散终止劳动合同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沈某某于2016年7月3日进入某某产品上海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职位为产品工程师。2019年上半年,员工怀孕并告知了公司。公司于2020年2月3日以公司终止运营为由单方终止了与曹某的劳动合同。2020年2…
-
员工患病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顺延,需要再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吗?
员工患病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到期的,应依法顺延至医疗期结束。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合同,否则构成违法解除。本案中上海某医药公司员工祁某某劳动合同到期时处于病假医疗期,依法顺延至医疗期结束终止,仲裁驳回其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请求,法院判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祁某某与上海某医药公司于2013年11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三年,至2016年10月31日止。2016年10月25日,员工祁某某因病连续休病假。2017年3月24日,医药公司向员工祁某某…
-
违法解除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本案例分析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法院认定公司以”工作不达标”解除合同但未举证,构成违法解除,判赔2.5个月工资的2倍赔偿金。此类情形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企业可能因内部制度不完善、解除理由不充分或程序瑕疵而面临高额赔付。 违法解除赔偿金标准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常某2022年1月4日入职某公司,从事新媒体运营岗位工作,2024年2月17日,公司通知常某离职并办理工作交接。2024年3月7日,常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
-
因员工原因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本案因员工未主动要求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终止劳动合同无需补偿。但江苏等地区有特殊规定,企业需提前30日书面告知员工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2000年8月20日,沈某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从事模具处理工作。自2001年开始,双方每年签订一份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20日,公司通知沈某续签劳动合同,沈某回复,签订的时间没到,不签。2013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期满,沈某办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