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明确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协议时需支付3个月额外补偿的法律义务。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年终奖19369.38元及竞业补偿17030.58元。绩效制度变更需协商一致,竞业限制条款不可免除历史补偿责任。企业需谨慎启动竞业限制,避免因协议解除引发高额赔偿风险。
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员工沈某于2022年8月1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技术负责人。2023年6月2日,沈某因个人原因离职,离职前月平均工资为13328.28元。2022年8月1日,公司与沈某签订了《保密与竞业协议》,约定竞业限制期限为12个月,按照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15%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低于最低工资,则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如公司认为员工无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可通知员工或以停止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方式解除本竞业限制条款,并通知或停止支付之日起,公司无义务向员工支付任何补偿金,员工拒绝领取补偿金并不导致本竞业限制条款的无效或终止。沈某于2023年6月2日离职,公司于2023年6月26日发出终止保密与竞业限制通知书,通知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沈某无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沈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年终奖24066.67元,竞业补偿5000元/月,共计60000元。
裁判结果:
仲裁裁决:公司向沈某支付年终奖24066.67元、竞业限制经济补偿12996元,共计37062.67元。沈某及公司均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公司支付沈某年终奖励19369.38元、竞业限制补偿17030.58元,两项合计36399.96元。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关于年终奖。根据双方劳动合同及员工手册、绩效管理制度规定,沈某的年终奖励基数为28800元,根据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结果、在职天数折算。沈某于2022年8月1日入职,2022年年度考核结果为0.7,与其参与考核月份的考核数据一致,故公司应支付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年终奖励8474.1元。2023年3月27日,公司发布新的绩效管理制度,年度绩效考核改以业绩达成比例作为标准,实质变更了年度绩效考核的发放条件。该绩效管理制度虽经沈某签收,但并不等同于双方已协商一致。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一般处于更强势的地位,在涉及劳动者重大不利影响的劳动合同内容变更时,应当与劳动者充分协商并取得一致,否则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的行为将对劳动者不产生法律效力。故公司应按原考核标准向沈某支付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2日的年终奖励。对该期间考核结果,参照公司月度考核结果平均计算确定为月平均考核得分86.8分、考核系数0.9,故公司应支付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2日年终奖励10895.28元。以上合计年终奖励19369.38元。
关于竞业限制补偿。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案中,2023年6月2日沈某离职,2023年6月26日公司通知解除《保密与竞业协议》,故公司应向沈某支付自2023年6月2日至2023年6月26日期间的竞业限制补偿,沈某同时可以要求公司额外支付3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对补偿标准,根据《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 》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处于竞业限制期限内的离职劳动者应当按月给予经济补偿,月经济补偿额不得低于该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双方确定解除前沈某的平均工资为13328.28元/月,故竞业限制补偿标准应为4442.76元/月。按照该标准,公司应向沈某支付2023年6月2日至2023年6月26日竞业限制经济补偿3702.3元、额外3个月竞业限制经济补偿13328.28元,合计17030.58元。公司称,双方《保密与竞业协议》中约定,自公司通知解除之日起,公司无义务支付任何补偿金,故认为其无需向沈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对此,法院认为,竞业限制协议解除之后,双方均不再受协议内容约束,沈某无需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公司亦无需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但对协议解除前产生的竞业限制补偿金,以及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因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而应额外支付给劳动者的3个月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义务并不能免除。
律师分析:
根据本案可以看出,即便公司和员工约定,随时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并停止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该等约定也属于无效约定,公司提前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必须额外向员工支付3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相关法律依据主要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该解释,第三十九条规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对员工适用竞业限制义务时,应慎重考虑清楚。本案中,员工才离职不到一个月,公司就绝对解除竞业限制义务,完全可以在员工离职前就告知无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不启动竞业限制义务。
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风险及合规建议:

本文系laodong365.com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网址!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请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规定及实务经验。 还有其他法律问题? 立即联系小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