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离职后可以不遵守竞业限制协议吗?
公司违法解约,员工能拒签竞业协议吗?本案例中业务员邹某在职期间注册同业公司,公司违法解约后主张其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法院判决邹某停止违约并支付违约金8万元。尽管公司未依约支付补偿,但邹某未主动解除协议,仍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及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邹某,于2018年8月2日入职某公司,岗位是业务员。2019年11月12日,公司和员工签订《员工保密协议书》,约定了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义务。2020年12月,公司发现员工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并通过该公司名义…
-
竞业限制期限可以超过2年吗?
竞业限制期限能超2年吗?法院判了!本案例中员工李某与公司约定离职后3年竞业限制期,但法院仅支持2年内的补偿(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超过部分无效。尽管协议约定3年,但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第24条“最长不超过2年”的强制性规定,协议约定超 2 年不导致整体无效,超期部分不被认可。 竞业限制期限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李某2016年5月25日进入某公司工作,并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及不竞争协议》,其中约定:员工离职后3年内,均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2018年7月7日,公司解除劳动…
-
员工未履行就业报告义务,公司是否可以停发竞业限制补偿金?
员工未报就业情况,公司能停发竞业补偿吗?本案例中副总裁刘某离职后未定期提交就业证明,公司据此停发竞业限制补偿金,但仲裁和法院均判决公司需支付2020年1月17日至10月16日期间的补偿178,531.2元。法院认定,仅以员工未提交证明为由拒付补偿无法律依据,为企业规范竞业补偿支付行为提供重要参考。 就业报告义务及竞业限制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刘某2018年9月3日入职某公司,担任副总裁。入职时,双方签订了《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其中4.3约定:乙方(指员工)承诺在离职后每三…
-
员工离职后未依约履行就业报告义务,公司可以主张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吗?
员工未报就业信息,公司能索赔违约金吗?本案例中员工王某离职后未依约提交就业证明,公司以其违反竞业限制义务为由主张违约金,仲裁和法院均驳回诉求。法院认定,就业报告义务仅为竞业限制的附随义务,无直接证据证明员工违约时,企业索赔缺乏依据。就业报告义务不等同竞业限制义务。 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系某公司员工,在职期间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其中除了一般的竞业限制约定,还特别约定:在竞业限制期间内,员工需在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月底以快递/电子邮件等书面方式向公司提供其当前任职…
-
公司未依约支付竞业限制补偿,员工无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员工陈某离职后公司未按约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其入职新公司后,公司主张违约金遭法院驳回。法院认定,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有权不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依据《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八条)。竞业协议中的“不报告即停发补偿”等单方条款不构成员工违约依据,为企业规范补偿支付与协议履行划清法律红线。竞业限制协议是双务合同,补偿支付是员工履约的前提。 竞业限制补偿及竞业限制义务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陈某于2019年1月23日入职某公司,从事物流总监工作。双方签署了《竞业限制协议》…
-
江苏地区,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不能低于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
江苏地区竞业限制补偿金有明确标准,最低标准为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员工离职后公司未通知是否履行竞业限制,但其遵守约定,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按员工月平均工资8378.24元的三分之一支付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共9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25134.72元。企业不得以格式条款规避补偿责任。 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章某于2016年7月15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技术支持工程师。双方签订《保密协议》,其中第8条不竞争及不劝诱规定:“作为现在及此后给予员工的…
-
公司超过3个月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员工可以要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公司超3个月未付竞业补偿,员工可依法解除协议!本案例明确劳动者维权规则:王某离职后公司拖欠3个月竞业补偿,仲裁及法院均支持其解除协议诉求并判令公司补付补偿金180000元及27000元。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超3个月未支付补偿,劳动者有权单方解除竞业限制约定,且解除前的补偿仍需支付。 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2020年9月1日入职某公司,2023年6月30日离职。入职期间,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但离职后,公司未支付过竞业限制补偿。2023年10月,王某申请劳动仲裁,要…
-
公司可以单方通知员工即时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需要向员工额外支付3个月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本案例明确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协议时需支付3个月额外补偿的法律义务。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年终奖19369.38元及竞业补偿17030.58元。绩效制度变更需协商一致,竞业限制条款不可免除历史补偿责任。企业需谨慎启动竞业限制,避免因协议解除引发高额赔偿风险。 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沈某于2022年8月1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技术负责人。2023年6月2日,沈某因个人原因离职,离职前月平均工资为13328.28元。2022年8月1日,公司与沈某签订了《保密与竞业协议》,约定竞业…
-
员工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需退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及支付违约金
企业主张员工竞业限制违约时,需注意违约金过高可能被法院酌减(如本案从200万降至离职前收入2倍即25万元),建议协议约定与员工实际岗位、收入及商业秘密价值匹配的合理金额,并保留损失证据。补偿金返还方面,主流司法观点支持违约员工退还已付补偿(本案全额返还33982.20元),企业应在协议中明确。 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裴某某于2020年11月1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员工从公司离职之日起不少于24个月的时间…
-
员工离职超过1年,才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会过仲裁时效吗?
企业若长期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员工申请仲裁时效从拖欠首月起按月分段计算,超过1年的月份补偿可能不被支持。本案例中,员工仅能主张近1年内的补偿(2022年3月21日至2023年2月28日),此前12个月补偿因超时效面临败诉风险。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背景信息:员工2021年3月1日离职,约定了竞业限制义务,期限为2年。但是,公司一直未向员工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2023年3月20日,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24个月的竞业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