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公司扣除一个月工资未获得支持
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公司即离职,公司以扣发一个月工资作为违约金。法院认为该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判决公司应补发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者有权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的,用人单位可主张损失赔偿,但不得直接扣薪。 公司扣除工资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宋某于2017年5月8日入职某公司,2023年7月17日离职,月工资标准为7600元。某公司与宋某于2022年7月前述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宋某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应有正当理由并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公司在…
-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破产清算,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因营业执照被吊销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判决企业仍需依法支付员工经济补偿。法院认为即便企业进入破产清算,也应依法履行对劳动者的补偿义务。 公司破产清算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某公司系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10月16日,因案外人对该公司提起破产清算申请,法院受理该破产申请。员工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173449元,破产管理人作出债权初审结果通知书,未就原告债权予以确认。员工杨某自2003年10月进入该公司工作…
-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因营业执照被吊销,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法院认定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合法,但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判决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确认企业在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有权解除合同,但仍应履行补偿义务。 吊销营业执照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陈某于2019年11月6日入职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2019年11月6日至2022年11月5日止。2022年3月22日,公司因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2022年6月22日,陈某申请劳动仲裁…
-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公司可以终止劳动关系,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公司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并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认定该行为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即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或补偿金。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关系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分析:员工张某在某公司从事保洁工作,2022年张某已达退休年龄,但公司仍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6日,公司为张某办理了退工手续,退工证明上载明合同解除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
-
北京地区、未提前30天通知终止不续签,需要支付未提前通知赔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获续签,且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公司需支付员工未提前通知的赔偿金等费用。法院判决支持了劳动仲裁的结果。 未提前通知赔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于2020年1月3日入职北京某公司,双方签订期限自2020年1月3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劳动合同。王某的月薪由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两部分构成,月固薪调整为19338元,年固薪总额=月固薪*12;浮动奖金基准值约相当于标准年固薪17%,具体需结合公司当年经营业绩、部门业绩、个人业绩…
-
非因员工原因,第二份劳动合同到期终止,需要支付违法终止赔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被判定违法终止,公司需支付赔偿金。上海地区司法实践变化,以往仅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认为,连续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公司应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未签则属违法。 违法终止赔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2015年8月3日,颜某入职某公司,从事项目经理一职。双方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二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17年8月4日至2019年8月3日。颜某每月工资实际到手6500元,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由公司承担。在第二份劳动合同到期前,公司口头通知颜某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劳动…
-
公司提前解散注销,可仅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且不受医疗期、三期女员工等情形限制
公司提前解散终止与医疗期员工李某的劳动合同,法院认定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仅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不受医疗期限制。律师提醒公司解散可依法终止包括三期女员工在内的劳动关系,但需注意补偿金计算及历史薪酬支付问题。 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李某于2006年2月20日入职北京某公司,并签订劳动合同,职务是财务经理。2013年12月6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李某税前收入为22811元。2019年12月4日,北京公司向李某户籍所在地寄送了《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内容为:根据…
-
员工未依法提前30天通知即离职,公司可以不发最后一个月工资吗?
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即离职,公司扣发工资作为违约金。仲裁裁决公司应支付工资,指出除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外,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违约金。律师提醒即便约定未提前通知的违约金也无效,公司仅可主张实际损失。 劳动合同违约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徐某于2020年6月1日入职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双方约定工作地点为上海。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22年7月15日。其中,约定月工资为人民币1320元、岗位津贴580元、保密费100元、竞业限制补偿金1000元。2022年3月14日,员工徐某因个人原因提…
-
公司单方发送解除通知,被认定协商一致解除,未支持员工2N赔偿金诉请
公司单方发送解除通知后,法院却认定为协商一致解除,未支持员工2N赔偿金请求。法院认为解除过程实际存在协商因素,员工未提出异议且配合办理离职手续,视为双方达成一致。律师指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要件并非绝对,实际履行情况可能改变法律定性。 公司单方解除通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袁某2018年9月17日进入某公司担任客户经理。但2024年上半年,却没有任何业绩,公司要求其汇报客户拜访记录,其也以各种托词拒绝提供。2024年8月20日,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微信中和员工表示:明天交下5月11日至…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员工不服从公司岗位调整,公司可以无条件辞退员工吗?
酒店以吸收合并为由调整员工岗位并降薪,在协商未果后以旷工为由解雇。法院认定酒店未充分证明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单方调岗降薪违法,解雇属于违法解除,判赔2N赔偿金。 公司无条件辞退员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宋某系某某酒店员工,双方签订有自2010年5月2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宋某担任餐饮西厨房行政副总厨工作,月收入10240元,2019年1月1日起,工资调整为13210元。2024年3月2日、3月3日,某某酒店委托与宋某谈话,告知,因受吸收合并影响,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原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