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公司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并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认定该行为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即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或补偿金。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关系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分析:
员工张某在某公司从事保洁工作,2022年张某已达退休年龄,但公司仍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6日,公司为张某办理了退工手续,退工证明上载明合同解除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3日,张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88440元。
裁判结果:
仲裁裁决:驳回员工张某的仲裁申请。员工不服,起诉到法院。一审判决结果和仲裁结果一致。员工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依据前述规定,均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两者并不相悖。某某公司在张某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形下,终止与张某的劳动关系并无不当。经查,某某公司并非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解除合同,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律师分析:
公司和已达退休年龄的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即便该员工尚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因此,公司雇佣已达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节省社保成本以及辞退员工成本。但是,公司需要单为退休人员购买工伤险或雇主责任险,以降低工伤赔偿的法律风险。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关系相关法律风险及合规建议:

本文系laodong365.com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网址!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请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规定及实务经验。 还有其他法律问题? 立即联系小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