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因内容与协商不符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公司随即解除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构成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区分下原因在员工还是在公司,如果系因公司原因导致的,公司并不能据此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可能要承担违法解除的不利后果。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员工李某于2024年6月2日入职公司从事设计师职位,2024年6月14日,员工李某发消息给公司,询问:新的合同薪资待遇说好的底薪8000元,提成3.5,现在合同上跟协商的不一致,我不认同。另外,原本说的合同期限一年,现在合同期限三年,试用期半年,这没法签。请把修改后新的劳动合同给我,我再签。公司回复:这是公司统一安排,基本工资只能写最低工资,提成不写在合同里。你要不签就视为你拒绝签订。2024年6月17日,公司以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为由,通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告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000元。

裁判结果:
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员工的仲裁申请,裁决公司向员工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8000元。

律师分析:
本案中,员工李某确实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为什么公司据此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却被认定为构成违法解除呢。因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都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本案中,公司要求员工签署的劳动合同里,底薪约定和双方商谈的不一致,由此可见,劳动合同系因用人单位原因自身原因导致未签订,公司以员工拒绝签订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缺乏依据。因此,公司在本案中构成违法解除,应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可见,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区分下原因在员工还是在公司,如果系因公司原因导致的,公司并不能据此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可能要承担违法解除的不利后果。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法律风险及合规建议: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据此解除劳动关系,为什么构成违法解除?

企业可能因未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等处罚。应确保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员工拒绝签订,企业应及时发出书面通知并保留证据,在合理期限后有权终止劳动关系,但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小编还整理了最新法律问答和相关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

本文系laodong365.com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网址!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请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规定及实务经验。 还有其他法律问题? 立即联系小助理

猜你还喜欢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