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全日制员工发生工伤,工伤待遇和全日制用工一致
非全日制员工危某工作中受伤,法院最终认定其与企业存在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但工伤待遇与全日制员工完全一致。仲裁及法院判决企业需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工资等共计15万余元。尽管非全日制用工灵活,企业可随时解除合同且无需补偿,但员工一旦发生工伤,企业须承担与全日制同等的工伤保险责任,包括未缴工伤保险时的全部赔偿。 非全日制员工发生工伤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危某于2019年6月28日开始在某公司工作,工资按天计算,没事做就么工钱,每天工作时间约8小时,加班工资另算。2020年8月…
-
非全日制用工,员工不享受年休假
这是一起非全日制用工与年休假权纠纷案例,员工张某主张未休年休假工资,但法院认定其2017年9月前为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不适用带薪年休假规定;此后转为全日制用工的争议获支持。司法实践中,非全日制员工通常不享有年休假(如江苏、浙江等地明文规定),企业需区分用工性质规避风险。 非全日制用工及年休假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张某于2008年7月1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球童,2011年3月1日双方签订一份非全日制劳动合同。2019线7月1日,双方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张某申请了劳动仲裁、一审、…
-
非全日制用工,可随时解除终止用工,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本案例解读了非全日制用工的解除规则。周某从事搬运等工作,平均每日不超4小时、每周不超24小时,属非全日制用工。公司以员工不胜任等为由辞退,员工索要违法解除赔偿金遭仲裁和法院驳回。法院认定双方确属非全日制用工关系,公司可随时终止用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非全日制用工解除终止用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周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员工从事搬运、装卸、仓储及机动车驾驶服务,合同期限自2020年9月16日至2023年9月15日。合同期内,员工平均每天工作4小时,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20…
-
仅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但每天工作8小时,仍会被认定为构成全日制用工,需补缴社会保险,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本案例中盘某签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但实际每天工作超4小时,法院认定合同无效,构成全日制劳动关系,公司需支付赔偿金等。企业不能仅凭合同形式规避全日制用工责任,实际用工超标准会被认定为全日制。 非全日制用工及违法解除赔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盘某于2007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某公司处工作,期间签订了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工资每月为1500元。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加班工作51天,节假日加班2天。2017年1月,公司以盘某在家待岗,停止发放工资。潘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和…
-
按月结算工资并不能改变非全日制用工形式
本案例中蔡某与公司签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蔡某离职后主张劳动关系及加班费、赔偿金遭拒。法院认定按月结算工资未改变非全日制用工本质,双方仍属非全日制用工关系,蔡某基于全日制劳动关系的诉求缺乏依据,不予支持。非全日制用工的核心认定标准应为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 非全日制用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蔡某于2014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2日期间在某公司处工作,双方签订有《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该期间,公司按月向员工支付工资。2020年1月6日,员工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