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失职给公司造成多少经济损失才算严重损失?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公司可以解雇员工,并要求员工赔偿公司的经济损失吗?

公司无条件辞退员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员工叶某于2020年4月20日入职某某公司,任职商务专员岗位,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自2020年4月20日至2023年4月19日,工作地点为苏州,月基本工资为5500元。原告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8006元。
2022年5月24日,公司客户向公司发送订单。5月25日,原告制作出库单,出库单中订货代码写错,从而致使公司向客户发货错误,公司为此承担货物运回运费5900元,重发运费3903元,并赔偿客户公司3225元。
2022年8月3日,客户公司邮件通知原告按照附件发货,如果没有库存,周五(8月5日)出库。原告于8月8日才制作出库单,且出库单上手写“加急”字样,次日货物才发出。
2022年9月23日,公司客户邮件通知原告做一个合同并安排发货,需9月28日前到货,收件地址为镇江市京口区,同日,原告制作出库单,出库单载明收货地址为安徽省宣城市,致使客户公司未能如期收到货,公司额外承担运费1788元。
2022年9月29日,公司通知工会后,以叶某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为由,单方与叶某解除了劳动关系。
后,叶某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40030元。

裁决及判决结果:
仲裁委对叶某得仲裁请求不予支持。叶某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判令驳回叶某诉讼请求。

员工、公司及法院观点:
员工主张,员工于2020年4月20日入职被告公司。2022年9月被告欲裁员,故与原告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因原告未回复,故于2022年9月29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被告解除的理由并不属实,属于违法解除。

被告某公司辩称:原告因多次工作失误,造成公司退换产品、重新发货等损失超过20000元,属于严重违纪行为,被告解除劳动关系理由合法,程序合规。请求驳回原告全部诉请。

法院认为,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本案中,首先,原告作为商务专员,负责订单和出库,在2022年5月至9月期间工作上出现3次工作问题,主观上存在失职,客观上也造成了被告包括运费和客户索赔在内的超过5000元的经济损失,属于被告《员工手册》规定的严重违纪行为。其次,《员工手册》被告报工会审阅并同意,原告于2021年4月12日参与员工手册培训,并签署员工声明表示阅读、理解并愿意遵守手册的各项规定。因此《员工手册》经过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最后,被告在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时已通知工会,工会知晓并签署《备忘录》,被告发布《解除公告》并邮件送达原告,被告解除劳动关系程序合法。故原告主张被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法院不予支持。

律师分析:
本案中,原告多次失职,且给公司造成了实际经济损失。同时,公司员工手册也规定情形属于严重违纪,可处以解雇处分。另,在解雇员工前,公司也事先通知了工会。该等情况下,公司据此辞退员工,才获得了支持。

律师提醒:
如果员工虽然失职,但并不严重,或者虽然失职,但并未给公司造成实际经济损失。或者公司辞退员工未履行事先通知工会的程序,则,本案,都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出现。
用人单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劳动成果的主要享有者,应当承担劳动者履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劳动者在提供劳动过程中因一般过失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属于用人单位经营风险的范畴,该等情况下,辞退员工的,可能会被认定为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劳动者,从而无法获得支持。

公司无条件辞退员工相关法律风险及合规建议:

员工失职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公司可以无条件辞退员工吗?

公司需证明员工失职“严重”且损失实际发生,员工手册需经民主公示程序,解雇前应通知工会。若过失轻微、无损失或程序瑕疵,解雇可能违法。企业应明确违纪标准,保留证据,合规操作以降低风险。

小编还整理了最新法律问答和相关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

本文系laodong365.com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网址!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请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规定及实务经验。 还有其他法律问题? 立即联系小助理

猜你还喜欢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