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员工在用工单位受伤,法院驳回其直接起诉用工单位的诉求,明确劳务派遣关系中工伤赔偿责任主体为劳务派遣单位。企业需注意”三角用工”关系中的责任划分,用工单位仅在存在过错或约定情形下承担责任。

劳务派遣员工工伤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员工娄某于2022年12月2日进入某劳务公司,并被派遣至某装修公司工作,岗位为搬运工,劳务公司和娄某签订有期限自2022年12月2日至2023年4月30日的劳动合同,约定派遣至某装修公司工作。劳务公司和装修公司签订有劳务派遣协议。工作期间,娄某未缴纳社会保险。2022年12月13日,娄某在仓库搬运铝材过程中受伤,后未再继续工作。2023年8月15日,人社局作出工伤认定书,对娄某所受事故伤害予以认定为工伤,并载明用人单位为某劳务公司,用工单位为某装修公司。2023年11月3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初次(复查)鉴定结论书,鉴定娄某伤残情况为因工致残程度九级。2023年11月15日,娄某以公司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辞职,并于2024年3月25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1、装修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538.40元;2. 装修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73,098元;3.装修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73,098元;4. 装修公司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350元;5. 装修公司支付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医疗费3,711.95元;6. 装修公司支付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停工留薪期工资15,312元;7.劳务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3,828元;8.劳务公司对第1项至第6项请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裁判结果:
仲裁裁决:一、装修公司支付娄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538.40元;二、装修公司支付娄某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73,098元;三、装修公司支付娄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73,098元;四、装修公司支付娄某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医疗费3,711.95元;五、装修公司支付娄某劳动能力鉴定费350元;六、装修公司支付娄某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停工留薪期工资14,828元;七、劳务公司对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项裁决内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八、劳务公司支付娄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3,828元。
装修公司不服,起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一、装修公司无需支付员工娄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538.40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73,098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73,098元、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医疗费3,711.95元、劳动能力鉴定费350元、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停工留薪期工资14,828元;二、劳务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员工娄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538.40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73,098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73,098元、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医疗费3,711.95元、劳动能力鉴定费350元、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4月9日停工留薪期工资14,828元;三、劳务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员工娄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3,828元。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的义务。劳动者因用工单位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工伤的,劳动派遣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后,可以用工单位未尽法律义务为由,向用工单位主张相应赔偿,而非由劳动者直接向用工单位主张权利。本案中,娄某经由劳务公司派遣至装修公司工作,实际与劳务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劳务公司系娄某的用人单位,但未按法律规定为娄某缴纳社会保险,故相应的工伤保险赔偿责任应由劳务公司承担。装修公司主张不支付娄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医疗费、劳动能力鉴定费及停工留薪期工资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予以支持。

律师分析:
关于用工单位是否需就劳务派遣单位的工伤赔偿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事宜,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意见,很多情况下,会判令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另外,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协议时,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量签订,工伤赔偿责任由劳务派遣单位自行承担,用工单位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否则,即便被派遣劳动者不能要求用工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劳务派遣单位可以依据劳务派遣协议约定,要求用工单位给予相应的补偿。

劳务派遣员工工伤相关法律风险及合规建议:

劳务派遣员工不能直接要求用工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企业作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虽不直接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但若未履行安全监管义务或超范围使用派遣工,可能被认定存在过错而承担连带责任。建议严格审查派遣单位资质,明确工伤处理责任分工,加强现场管理,避免因管理失当引发连带赔偿风险。

小编还整理了最新法律问答和相关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

本文系laodong365.com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网址!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请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规定及实务经验。 还有其他法律问题? 立即联系小助理

猜你还喜欢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