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合同期满,遇到医疗期员工,需顺延,否则,属于违法终止

    这是一个劳动合同期满时医疗期员工处理的典型案例:员工王某合同到期前住院治疗,公司未顺延医疗期直接终止合同,法院判决构成违法终止需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医疗期顺延规定企业终止合同前必须核查员工医疗状况。 员工医疗期违法解除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于2017年2月13日进入某公司工作,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21年2月28日。合同期满后,公司于2021年3月10日向王某出具《劳动合同解除(终止)通知书》,言明双方2020年3月1日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21年2月28日…

    案例经验 2025年9月2日
  • 非全日制用工,可随时解除终止用工,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本案例解读了非全日制用工的解除规则。周某从事搬运等工作,平均每日不超4小时、每周不超24小时,属非全日制用工。公司以员工不胜任等为由辞退,员工索要违法解除赔偿金遭仲裁和法院驳回。法院认定双方确属非全日制用工关系,公司可随时终止用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非全日制用工解除终止用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周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员工从事搬运、装卸、仓储及机动车驾驶服务,合同期限自2020年9月16日至2023年9月15日。合同期内,员工平均每天工作4小时,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20…

    案例经验 2025年9月1日
  • 仅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但每天工作8小时,仍会被认定为构成全日制用工,需补缴社会保险,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本案例中盘某签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但实际每天工作超4小时,法院认定合同无效,构成全日制劳动关系,公司需支付赔偿金等。企业不能仅凭合同形式规避全日制用工责任,实际用工超标准会被认定为全日制。 非全日制用工及违法解除赔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盘某于2007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某公司处工作,期间签订了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工资每月为1500元。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加班工作51天,节假日加班2天。2017年1月,公司以盘某在家待岗,停止发放工资。潘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和…

    案例经验 2025年9月1日
  • 培训服务期内公司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需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公司合法解雇员工后仍可追索培训违约金!本案例中测试工程师邓某因多次旷工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法院判决其需支付未履行服务期对应的培训违约金20277.76元。邓某赴西班牙参加专项培训后多次旷工构成严重违纪,公司合法解除合同并获法院支持追偿培训费。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6条,员工过错导致解约时仍需承担服务期违约责任。 培训服务期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邓某2010年7月26日入职某公司,签订了期限自2010年7月26日至2013年7月26日的劳动合同,担任测试工程师。…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9日
  • 公司不能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辞退三期女员工

    公司不能以“客观情况重大变化”为由辞退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女员工!本案例中,企业因门店关闭辞退产假女工,被仲裁、法院认定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及产假、哺乳期工资差额。 辞退三期女员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梅某于2016年5月1日进入公司,2021年10月26日,梅某开始休产假。2022年1月10日,公司通知梅某,以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梅某所在门店关闭,客观情形发生重大变化为由,通知梅某,后面工资就不发了。梅某表示,其产假还不到2个月,怎么就要辞退她,她接手不了。公司回复:生意…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4日
  • 善用公司解散情形,依法与三期女员工终止劳动合同

    公司决议提前解散的,遇到尚处于孕期、产期或哺乳期的三期员工怎么处理,也可以依法和三期女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吗?本案例中,法院认定公司依《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解散并终止合同属合法,仅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无需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公司解散终止劳动合同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沈某某于2016年7月3日进入某某产品上海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职位为产品工程师。2019年上半年,员工怀孕并告知了公司。公司于2020年2月3日以公司终止运营为由单方终止了与曹某的劳动合同。2020年2…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4日
  • 医疗期违法解除的情况下,公司需要向员工赔偿医疗补助费吗?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医疗期违法解除案例,上海某科技公司在员工童某医疗期内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18000元,但驳回医疗补助费请求。本案童某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仲裁和一审均获支持,但法院二审认定医疗补助费诉求不成立。企业在员工医疗期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将面临支付赔偿金及医疗补助费的双重法律责任,但不同地区司法实践有差异。 医疗期违法解除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2020年12月24日,童某进入上海某科技公司工作,入职当日,签订了期限2020年12月2…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29日
  • 员工患病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顺延,需要再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吗?

    员工患病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到期的,应依法顺延至医疗期结束。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合同,否则构成违法解除。本案中上海某医药公司员工祁某某劳动合同到期时处于病假医疗期,依法顺延至医疗期结束终止,仲裁驳回其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请求,法院判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祁某某与上海某医药公司于2013年11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三年,至2016年10月31日止。2016年10月25日,员工祁某某因病连续休病假。2017年3月24日,医药公司向员工祁某某…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29日
  • 违法解除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本案例分析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法院认定公司以”工作不达标”解除合同但未举证,构成违法解除,判赔2.5个月工资的2倍赔偿金。此类情形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企业可能因内部制度不完善、解除理由不充分或程序瑕疵而面临高额赔付。 违法解除赔偿金标准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常某2022年1月4日入职某公司,从事新媒体运营岗位工作,2024年2月17日,公司通知常某离职并办理工作交接。2024年3月7日,常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27日
  • 计算赔偿金时,月工资中可以剔除加班费

    本案例解析了经济补偿金计算中的加班费是否计入月平均工资的劳动争议。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时,需注意赔偿金计算基数的地域差异。以上海、四川为例,若未剔除加班费计算,可能多支付成本;北京、江苏若漏算加班费,容易引起劳动纠纷。企业应该根据所在地规定,明确工资构成,留存考勤及工资支付记录,避免因计算标准错误导致额外赔偿。 赔偿金及加班费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2015年5月1日进入某公司,从事安全员工作。基本工资为6000元/月,每月加班会据实支付加班费。2023年4月29日,公司以员工不能…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27日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