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严重违纪,公司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

    本案详解某瑜伽会馆以”伪造考勤记录”为由解除运营经理王某劳动合同的胜诉案例。法院认定王某存在200余次虚假考勤申报事实,导致公司经济损失,依据合法《员工手册》解除合同有效。案例凸显企业需完善考勤制度设计及违纪证据链管理,确保解雇程序合法合规。 公司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入职某公司,担任瑜伽会馆运营经理。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24年1月2日。王某每月工资20810元。在职期间,王某负责根据客户约课情况及公司营业时间提前对员工进行排班…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7日
  • 仲裁过程中才发现员工其他严重违纪情形,增加解雇员工的理由未获支持

    本文探讨企业在仲裁过程中发现员工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行为后,能否据此新增解除劳动合同理由的问题。结合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指出,企业在解除决定作出后新增解除事由,难以获得法律支持,解除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从而引发赔偿责任。 公司因严重违纪解雇员工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于2022年6月1日进入某咨询公司工作,担任客户经理,工资标准为20000元/月,劳动合同期限三年。2024年7月,客户微信中投诉该员工,工作不负责,拍摄现场经常见不到她人。公司和该员工约谈,要求她改正。2024年8月…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7日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就劳动合同解除未能协商一致,公司单方解除违法

    北京劳动案例解析:公司因部门裁撤与员工协商解除未果,单方解约被判违法。本文通过张某案详解“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的法律认定标准,明确商事调整与法定情形的区别,并强调协商程序的必要性,为企业合规解除劳动合同提供实务指引。 劳动合同解除未能协商一致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张某于2022年11月14日入职北京某公司,担任拍剪师,从事拍摄、剪辑工作。2023年9月20日,公司以张某所在部门被裁撤,无其他岗位可以安排为由,找张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双方未能就写上解除达成一致意见,后,公司于2023…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7日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也不能辞退工伤、医疗期、三期女员工?

    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据此解除工伤期、医疗期、以及孕期、产期哺乳期等三期内的员工吗?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肖某于2021年12月13日入职某某公司,约定担任技术支持分析员岗位。因受整体市场环境及行业影响,为提高运营效率,公司进行架构变化,取消了员工肖某所在岗位。为此,公司于2023年10月19日与员工肖某进行了沟通,告知了相关情况,并提供了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方案,希望与员工肖某解除劳动合同,但双方未能协商一致。因此…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7日
  • 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公司扣除一个月工资未获得支持

    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公司即离职,公司以扣发一个月工资作为违约金。法院认为该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判决公司应补发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者有权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的,用人单位可主张损失赔偿,但不得直接扣薪。 公司扣除工资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宋某于2017年5月8日入职某公司,2023年7月17日离职,月工资标准为7600元。某公司与宋某于2022年7月前述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宋某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应有正当理由并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公司在…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0日
  •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破产清算,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因营业执照被吊销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判决企业仍需依法支付员工经济补偿。法院认为即便企业进入破产清算,也应依法履行对劳动者的补偿义务。 公司破产清算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某公司系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10月16日,因案外人对该公司提起破产清算申请,法院受理该破产申请。员工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173449元,破产管理人作出债权初审结果通知书,未就原告债权予以确认。员工杨某自2003年10月进入该公司工作…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0日
  •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因营业执照被吊销,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法院认定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合法,但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判决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确认企业在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有权解除合同,但仍应履行补偿义务。 吊销营业执照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陈某于2019年11月6日入职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2019年11月6日至2022年11月5日止。2022年3月22日,公司因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2022年6月22日,陈某申请劳动仲裁…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0日
  •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公司可以终止劳动关系,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公司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并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认定该行为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即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或补偿金。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关系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分析:员工张某在某公司从事保洁工作,2022年张某已达退休年龄,但公司仍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6日,公司为张某办理了退工手续,退工证明上载明合同解除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0日
  • 北京地区、未提前30天通知终止不续签,需要支付未提前通知赔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获续签,且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公司需支付员工未提前通知的赔偿金等费用。法院判决支持了劳动仲裁的结果。 未提前通知赔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于2020年1月3日入职北京某公司,双方签订期限自2020年1月3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劳动合同。王某的月薪由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两部分构成,月固薪调整为19338元,年固薪总额=月固薪*12;浮动奖金基准值约相当于标准年固薪17%,具体需结合公司当年经营业绩、部门业绩、个人业绩…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0日
  • 非因员工原因,第二份劳动合同到期终止,需要支付违法终止赔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被判定违法终止,公司需支付赔偿金。上海地区司法实践变化,以往仅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认为,连续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公司应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未签则属违法。 违法终止赔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2015年8月3日,颜某入职某公司,从事项目经理一职。双方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二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17年8月4日至2019年8月3日。颜某每月工资实际到手6500元,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由公司承担。在第二份劳动合同到期前,公司口头通知颜某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劳动…

    案例经验 2025年7月10日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