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超过3个月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员工可以要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公司超3个月未付竞业补偿,员工可依法解除协议!本案例明确劳动者维权规则:王某离职后公司拖欠3个月竞业补偿,仲裁及法院均支持其解除协议诉求并判令公司补付补偿金180000元及27000元。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超3个月未支付补偿,劳动者有权单方解除竞业限制约定,且解除前的补偿仍需支付。 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王某2020年9月1日入职某公司,2023年6月30日离职。入职期间,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但离职后,公司未支付过竞业限制补偿。2023年10月,王某申请劳动仲裁,要…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8日
  • 公司可以单方通知员工即时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需要向员工额外支付3个月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本案例明确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协议时需支付3个月额外补偿的法律义务。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年终奖19369.38元及竞业补偿17030.58元。绩效制度变更需协商一致,竞业限制条款不可免除历史补偿责任。企业需谨慎启动竞业限制,避免因协议解除引发高额赔偿风险。 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沈某于2022年8月1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技术负责人。2023年6月2日,沈某因个人原因离职,离职前月平均工资为13328.28元。2022年8月1日,公司与沈某签订了《保密与竞业协议》,约定竞业…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8日
  • 员工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需退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及支付违约金

    企业主张员工竞业限制违约时,需注意违约金过高可能被法院酌减(如本案从200万降至离职前收入2倍即25万元),建议协议约定与员工实际岗位、收入及商业秘密价值匹配的合理金额,并保留损失证据。补偿金返还方面,主流司法观点支持违约员工退还已付补偿(本案全额返还33982.20元),企业应在协议中明确。 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裴某某于2020年11月1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员工从公司离职之日起不少于24个月的时间…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8日
  • 员工离职超过1年,才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会过仲裁时效吗?

    企业若长期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员工申请仲裁时效从拖欠首月起按月分段计算,超过1年的月份补偿可能不被支持。本案例中,员工仅能主张近1年内的补偿(2022年3月21日至2023年2月28日),此前12个月补偿因超时效面临败诉风险。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背景信息:员工2021年3月1日离职,约定了竞业限制义务,期限为2年。但是,公司一直未向员工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2023年3月20日,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24个月的竞业限…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8日
  • 员工离职后未依约提供失业或任职证明,公司能否以此拒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企业以员工未提交失业或任职证明为由拒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缺乏法律依据,若超过3个月未支付,员工有权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并要求补发3个月补偿;若继续履行,还可追索全部欠付金额。 拒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背景信息:客户公司有一名员工,公司和其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离职后,公司要求该员工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但是,该员工却失联,拒绝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约定,虽经公司多次书面催告,要求该员工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向公司提供证明材料,但该员工却一直未向公司提供失业证明或现有公司任职证明,也没有给予公司…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8日
  • 未签订劳动合同,需要向员工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企业未及时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能因此承担高额经济成本,二倍工资标准无上限,企业应重视合同管理,避免法律风险。法律给予公司一个月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超过1个月,公司未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个月起,才需要向员工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谢某某经介绍,于2024年4月3日入职某餐饮公司,担任区域经理岗位,口头约定谢某月工资为18000元。实际由公司法人每月个人账户发放。谢某和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谢某因个人原因…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8日
  • 月度绩效奖金固定发放,可能被作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计算加班费

    月度绩效奖金固定发,可能成加班费计算基数!本案中,模具领班金某固定每月拿1525元绩效奖,法院认定该固定奖金属正常工资,需计入加班费基数,企业因此需补差额。后期绩效浮动发放后,法院不再将其纳入基数。企业工资拆分若无实质考核,固定奖金易被认定为加班费计算部分,增加用工成本。 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金某于2004年8月19日入职某公司,担任模具领班工作,实行每天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的工时制度。最后一份劳动合同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为4208元/月。…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7日
  • 离职时,约定放弃加班费,有效

    离职时约定放弃加班费有效!司机离职后签协议确认报酬结清,再主张加班费被驳。法院认定,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自愿达成的放弃加班费协议,不违反法律且无胁迫情形,属有效处分。入职时签的同类协议常因无效,离职协商则可能被认可是员工自主选择,企业需注意时机与方式。 离职约定放弃加班费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张某于2016年11月13日进入某公司工作,职务为司机,也用工资为3000元。2019年10月29日,张某办理了离职手续,离职原因为个人原因。2019年11月7日,张某与公司签订一份协商解…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7日
  • 入职时,约定放弃加班费,无效

    入职签放弃加班费协议无效!员工入职时被迫签署放弃加班费协议,离职后仲裁仍获2.4万元加班费。法院认定此类协议免除了企业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劳动合同法》第26条,属无效条款。 入职约定放弃加班费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张某于2020年6月入职某公司,月工资20000元。签订劳动合同时,张某签订了一份放弃加班费协议书,明确声明在职期间即便有加班,也放弃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的权利。2021年1月,张某离职,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20年6月至12月加班费24000元。 …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7日
  • 公司无考勤,员工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未获支持

    公司无考勤,员工主张加班费被法院驳回!企业高管因岗位无打卡记录,需要自行证明加班事实(如具体工作内容、超时安排等),仅靠微信等间接记录通常不足。企业虽无需主动举证“无加班”,但若员工提供初步线索(如领导安排的加班指令),企业需反证加班不存在,否则可能担责。 无考勤要求加班费相关法律纠纷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员工郭某于2023年3月18日入职某公司,岗位为国际战略总裁,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入职前口头约定每月工资为50000元。郭某系公司高管,在职期间没有考勤、打卡、坐班。2023年…

    案例经验 2025年8月27日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